首页» 专题活动» 【冬奥故事】听一听电信学院冬奥志愿者栾懿睿的服务感受

【冬奥故事】听一听电信学院冬奥志愿者栾懿睿的服务感受

发文单位: 发文时间:2022-03-18

我是北京建筑大学电信学院建电191班的学生——栾懿睿,专业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2019年我报名参加了北京2022冬奥会的志愿者,并在2021年10月8日到10月24期间参与了测试赛,即首都体育馆承担的2021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以及2021-2022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的两项赛事的志愿服务。而后又于2022年1月23日至2月20日,参与到了北京2022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当中,同样服务于首都体育馆场馆群。

我在此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当中,所在的领域是场馆通行控制(闭环内),又名特别行动队,是一支直属于首都体育馆场馆群的志愿者团队,直属主任管理,负责的任务是监督检查督导,以及处理一些突发情况,除了自身点位的通行管控,还要注意其他志愿者到岗情况,以及场馆哪个点位需要志愿者值守。所以说我们领域的点位经常会有一些增减,会根据当天的赛事安排,人员流量大小来进行调整,而且我们领域的点位遍布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在首都体育馆主馆、短道速滑训练馆以及花样滑冰训练馆都有着一定的任务要求,是很机动的一个志愿者团队。

在这次的志愿者服务过程当中,因为领域的机动性,我在很多不同的岗位上都有执行过任务,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任务要求,给我带来了很丰富的经历,也有着很多不同的感受。

例如,有一次我在短道速滑训练馆的西门执行任务,西门主要是媒体的进出口,也就是牌子有4和5的才有权限进,我们还要确认一下外国记者是否有下错站的情况,而且他们等车时候,我还要监督他们保持社交距离,提醒防疫。

我在工作的时候会用英语和媒体沟通,也并不是所有的外国人英语都很好,他们大多数使用的都是自己的母语,就会发生我们互相听不懂互相的话的情况。之前遇到的日本媒体和俄罗斯媒体都发生了这种情况,使用了冬奥通里的在线翻译,于是很好的解决掉所用问题。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为两个法国媒体记者服务完后,法国记者在等车的间隙,送我了三块他们国家的巧克力,让人突然很感动,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自己付出的热情和精力,得到对方的尊重和肯定,让我的心一下子就填满了,暖洋洋的。

或许我们志愿者不断地付出,提供优质的服务,的确不是为了得到些什么,但是一句谢谢,一句你的服务很好,就足以让我们开心一整天,扫去一身的疲惫,怀揣着更大的动力,更浓烈的热情,投身于志愿服务中,投身于北京冬奥的工作当中,成为一片片燃烧的雪花。

当然,我们在工作之余,也有一定的福利,每个领域都有观赛资格,可以在空余时间进行观赛。而且我们领域也有几个点位是在FOP区,也可以看到比赛。

身为北京2022冬奥会的志愿者,我很有幸亲眼目睹了中国队的首金以及尾金,而且很幸运这一个开头,一个结尾,都是在我所工作的首都体育馆诞生的。

首金时,是短道速滑的比赛,对于我们的感受是惊喜,刺激,激动,跌宕起伏,有惊无险。

我当时岗位是要看守闭环内外的交接,确保不会有人破环。在坚守岗位的同时,也亲眼见证了中国首金的诞生,这一晚,我们中国短道队的运动健儿们的发挥都很好,因为在岗,只能在心底为他们默默地鼓劲加油,悄悄的攥紧拳头。

万幸经过了紧张刺激的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及决赛的追逐,中国短道天团!首金!由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队伍在首都体育馆夺得了本届冬季奥运会中国队的首金!

尽管最后的颁奖典礼没有在首体授予奖牌,但在结束后的彩排中,国旗在首体升起,国歌在首体响起,我在服务岗位唱响国歌。虽非正式,但我的民族自豪感也从心底油然而升,我们大国的崛起,我国的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看着五星红旗在国际赛事冉冉升起,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而最后一金,是花滑的比赛,更多的是层层递进,没有更多的戏剧化,在短节目的基础上,能够稳定发挥,就能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也是对中国代表团在冬奥,能够有一个完美的结尾的期待。

听到最后我们的韩聪隋文静夺冠的时候,全场沸腾,大家欢呼庆祝。国家队展开了一面巨大的中国国旗,升国旗,奏唱国歌,全场齐唱《歌唱祖国》,身为中国人的那种自豪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我很庆幸,也很荣幸自己参加了此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这样大型赛事的经历是让我一生都难以忘记的,珍贵无比的回忆。我也在这次的志愿者经历中,感受到了很多,领悟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这些对我以后的发展都有着莫大的帮助。我也会在日后,继续发扬志愿者精神,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